测量实习日记

时间:2025-04-10 05:11:20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汇总10篇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汇总10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测量实习日记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测量实习日记 篇1

天气有点冷,但我们热情很高,早早提着全站仪来到土木楼。每个人都想快点搞完,却不知从何开始,有点茫然,经打听,知道老师给我我们两个点和坐标,但这两点,两个坐标有什么用?

我们先把仪器架起来,但是这个全站仪真的很复杂,调平弄了半天,虽然老师平时教过快速调平法,到了实际操作确实很困难,老师来了,又给了我们每人四个坐标,要我们把这个四个坐标放样放出来。熟悉仪器之后,天色渐渐晚了起来,第一天就感觉什么也没做,就熟悉了一下仪器,了解了全站仪上一些按键,调钮的一些作用,开始连开机关机都不会。

测量实习日记 篇2

11月26号 天气:晴 测站点:347 a8-1 b8 423 b9

今天是实习的第四天。早上大概八点左右我提着三角架和小组成员们集合。因为昨天b9点上好几个点被建筑物挡住了,所以今天我们在b9与a6-4间补了一个转点347.今天早上我负责记数跟计算平距和高差。于是新的一天在手忙脚乱中开始了。每一站,算出平距后还要检合,如果算出来的平距与实地距离每次相差多了10厘米时,就要重测。想到昨天有一个点不知什么原因重测了很多遍的教训。我算着数据,不敢有一丝分心。中午我们为了赶时间于是随便买了些东西吃完就继续测了。下午我们开始了对a8-1点的测量,测了一段时间观测人员累了,于是我跟他换了任务,由我负责观测。因为对望远镜的调焦与读数相对来说比一开始熟练多了,观测起来相当的得心应手。只要保证各个步骤正确了,一般数据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反而因为要不断地报数据和跟立尺人员沟通,测到后面喉咙都喊得沙哑了。

中午时,我们发现画出来的图有点问题。回去查了一下,竟然是原始坐标画错了。这使我们整张图都向y 轴平移了一个方格。成员们都有点沮丧。于是打电话向老师咨询,下午老师过来看了一下我们的图,说如果展点都可以在图上展出来就可以不用重画。但是我们又发现a7点的测站点也弄错了,这样的话,那些以a7点相连为起始边画出来的点也都是错的了……因为需要改动的地方太多了,最后小组成员还是决定重新画过图。虽然重画意味着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但是小组中两个成员主动承担下来这个任务。

经过这次教训,我们小组对此次错误进行了讨论,组长分析了我们犯错误的原因,都是前几天我们一心想要快点完成任务,不断地赶工,以至于有些地方不够细心造成的。我们决定改正错误。通过今天的教训,以认真求实的态度面对接下来的实习。

测量实习日记 篇3

今天起床的时候,天很不随人愿,依旧下着大雨,昨天晚上已经把闹钟给定好了,要不然今天早上肯定又要赖床了,怀着依然困倦的睡意,我从我的床上爬了起来,依照原计划,今天要8:30准时到第一实验楼集合开工,做什么呢,控制测量,叫上了组员,扛了各种仪器,我们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不管睡意,不管大雨,我们无畏,那仪器还蛮重的,一直扛到实验楼,不知不觉放下仪器的时候,一感觉小臂肌肉很酸很疼,忍不住使劲甩了甩。

小做休息,组员都到齐了,我们还很顽强,大家都拿了伞,和大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可是人重要,仪器更重要,大家都达成共识:仪器在,人在;仪器亡,人亡。不过,要是大家一起都来测量一种的话,会不会人员又浪费呢,恩,是的,所以,我们把小组又分成了两小组,一组测高程,一组测角度,这样合理利用资源。

最开始没测的时候,感觉测量好好玩,好有趣,可是呢,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雨好大,感觉伞都要被它摧残得承受不了了,因为我明显感觉到雨伞总是东倒西歪的,地上的点也难找,第一遍明明看到在这里,过了一会再回来,找了半天才找到,你说气不气人。不过万事开头难,等我们弄好了第一站,后面的就轻松多了。

今天的测量实习中,我们遇到了几个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个,测距离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测了,是用测回法,还是什么?可是有坡度,不是水平的啊,不知道怎么办,那误差怎么算呢,也不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很大,已经超过了我们的尺子,分段,分段要不要用串尺法呢,有大家讨论半天,觉得都没什么科学意义,于是,我拿起了电话向老师求救,果然,我们的求救得到了老师的及时解答,所有疑问迎刃而解,谢谢老师,心里话,不知道你会不会看见!然后呢,我们有风雨兼程的去开工测距离了。

第二个,测角度,这是个比较难缠的主啊,仪器难玩,经常调皮,刚才才费好大劲粗平,也没找他惹他,一会气泡又不居中了,烦人,还能干嘛?依着它呗,继续调。这还好一点,最要命的是,误差这项,好难控制,读数读完,检核,不对,误差太大,重来,还好,仪器还在原地,再读,又检核,晕,又不对,再度吧,……。咦,合格了,普天同庆,大吉大利。

就这样,在大雨中,我们完成了今天的控制测量,还比较高兴吧,今天感觉还是满载而归的,高差闭合差为零,高兴!数据都满足要求了,拖着好累好疲惫的身躯,扛着好重好大的仪器,我们凯旋而归……

对了,补充,回来的时候,饿惨了,为了庆祝今天大家的劳动光荣,我们特地跑到二食堂四楼,干嘛?还能干嘛?大吃了一顿,呵呵,感觉生活蛮有意义的,劳动,有了收获,再好好吃上一顿,感觉真爽。

测量实习日记 篇4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一天,在我们上午刚到达实习地点的时候,老师就带领我们熟悉了周围的地形和环境,并给我们每个小组指定和分配了所需测量的范围及任务。中午回去之后,我又认真的阅读了实习任务书,并对下午将要进行的四等水准测量相关的测量方法以及数据计算方法进行了回顾,以保证下午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下午,我们第二组早早的就集合了,我们带上了下午测量所需的仪器包括水准仪、脚架、双面尺、尺垫、记录表格等等,关键任务是测量高差。刚开始测量时,我们只是在一条路上选了两个控制点就开始进行测量,我们在这条路上设立了两个转站点,我们刚在第一个测站点测完时,老师过来对我们所测范围又进行了分析,老师重点指出要先选好四等水准测量所需的所有控制点,才可以开始测量。在我们先停下测量选取其他几条路上的控制点时,老师们发现我们测量的四周车辆过往较多,控制点选取不易保留且仪器在路边不安全,于是我们又整理好并带上仪器在老师的带领下重新找寻合适的测量区域,在我们找到合适的测量区域之后,天色已经不早了,于是我们又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的选好了我们测量所需的所有控制点并尽快的投入到测量作业中去,我们先在一条路上进行测量,并在这条路上设立了一个转站点,由于天色近黑,再加上测量以及读数的误差,在计算数据时发现不符合要求,于是我们打算明天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测量。

……此处隐藏5532个字……测量时间。不一会儿,班长通知轮到我们考了。因为早上最慢的两组下午要重测。所以我们一点时间也不敢耽搁。测一二站点由于没有经验,找了很久的中间位置。特别是在第二个站点时,第一次测出来的前后视距相差了7米,因为他们间的限差是5米,所以我们很紧张的进行了重测。接下去的几个点我们都是狂奔到下一个站点的。路人看见了,甚至以为我们在做什么极限测试。早上我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穿着靴子来考试了,因为没想到要跑步。总算的,最后我们不是用最长时间的两个组。

考完小组考,为了下午个人水平角测量的考试,我留在科报厅前,练习经纬仪的对中整平。考试要求在七分钟内测完。这样意味着我们要在3分钟左右对仪器进行对中整平。一开始我都要用四分钟多,经过练习大概可以在两分钟多内完成。下午考试时,第一次考时,心里很紧张。不知道什么原因,水准管气泡一直只能在两个面内居中,每次转到第三个面就偏了一格以上。时间一分分过去我越来越紧张。最后不仅时间超过了,连读出来的数据也是错的。于是我只能进行重测。第二次测时,虽然还是很紧张,但是较前次也比较熟悉了,所以在四分多钟时完成了。原本想再测一次提高成绩,可是后来把眼镜落在宿舍了,要测时才发现看不清读数,只能作罢。

事后老师说要我们进行仪器考试就是为了避免有些同学实习时不喜欢动手。让我们看一下理论上跟实际操作上的区别。

测量实习日记 篇9

8月22日

错过了一个暑假,重新开始测量实习的第一天,一大早起床,在领过仪器,检查过仪器以后,我们一起开了个简短的方案讨论会。在保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接下来的测量工作。

在找到之前选好的控制点以后,我们小组开始了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的第二步:控制测量。接下来开始测量控制点的距离高程方位角等外业工作,因为小组人数充裕,我们分工进行,一批负责测量每个控制点的高程,另一批测量控制点间的距离。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点间距离过大,这在以往是没有遇到过的,于是我们想出用长线拉出一条直线再用钢尺分段测量的方法,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测量效率,也给测量精确性带来了保障。

下午我们继续进行距离测量并完成了方位角的测量,测量过程中我发现障碍物的存在对T103.5的观测造成了影响,但是幸好影响不是很大。

在今天的实习中,我感觉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通过一天的体验,我更明白了理论的实际意义。

8月23日 星期二

第二天的实习开始了,依然起得挺早。按之前的计划,继续进行导线外业测量和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经过前一天的初步计算,我们发现之前测的导线并不能闭合,误差很大,不得不重新选取T103.5重新测该点的高程距离方位角。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1.从整体到局部;

2.先控制后碎步;

3.复测复算,步步检核。应该说我们已经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规范的做测量工作。

12月14日 星期三

先控制后碎步,今天就是要做碎步工作了。天冷不是困难,测量工作依然坚持。碎步测量要很熟悉建筑主体的结构。我先做了一个草图,由小组成员测量,我记数据。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不够了解二号服务楼的拐拐角角,所以一边测量一边对建筑的轮廓进行修改。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很明显,我和两个小组成员只是做的碎部测量工作之一---平面位置碎部点的测定。另外几个人做高程测定。然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碎部点的总体工作。

有必要说明一下方法:经纬仪测绘法的步骤

1.安置仪器

2.定向

3.立尺

4.观测

5.记录

6.计算

7.展绘碎部点。

每天工作不同,开始着手都可能生疏出错,当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

12月15日 星期四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四天了,外业测量工作基本上都做过了。

由于前三天的测量外业比较集中,内业计算,数据统计可能会有不可避免的偏差,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将我们的外业测量数据以及内业计算进行检核、校正。

通过计算发现还是有误差,所以有派成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复测,再次复测复算。我们便将原始草图进行修改并着正图,以便在紧跟指导的脚步前提下,精确我们的测量工作。

我们一边学习并复习工程测量这门课,通过实习把原来丢下的东西又给捡回来了。

12月16日 星期五

今天是周五,测量实习的最后一天,今天就是要做收尾工作。

接着昨天的工作继续整理数据,绘制地形图,同时也加强了和其他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

通过层层复算检核,我们把数据按要求填入正式表格中,并将地形图完善,将周围环境按实际概况标在地形图上。通过校正检核、补充,将作业完善。

测量实习的外业测算和内业计算的完美结合,我们通过实习又学到了不少东西,锻炼了动手能力。

测量实习日记 篇10

11月28日天气:晴转阴 测站点:a8-3 a8-4

今天是星期六。所以我们只打算测一个早上。毕竟多天来大负荷的工作使每个人的心情都不是很好。因为早上有三节物理课,所以我只能先去上课。大概十点多下课后我便过去与小组成员会合了。到了那里时发现今天的任务主要就是老师昨天为我们增设的两个测站。因为晚到,去时扶尺的同学累了,于是我接替了他的工作。应画图人员的要求,为了使整张图纸尽量能够画满,今天测站时,我们稍微扩大了测量范围。原本我们用自己增设的测站点时,右侧的范围只测到了路边。新的站点我们决定连右侧路边的排树等也一起加进来。于是我跟跑尺的人员都走到了化工楼边上的废地上。这个地方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树跑尺。人员经过一定的筛选,适当的测了一些树。大概中午时,组长宣布了下午可以休息。

于是今天的实习,算是比较轻松地完成了。

实习第七天

11月29日 天气:晴测站点a6-2

今天是实习的第七天,也是周末。经过一早上的休息。我们是从下午1点半开始实习任务的。经过昨天,我们已经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所有控制点。今天下午,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图书馆前的a6-2点进行补测。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补测点。我们将整个测量范围进行扩大。在之前的基础上,根据画图人员的建议,扩展外围。明显的经过一早上的休息,我们小组的精力得到了恢复。下午我负责记数,没料到科学楼前的风很大,记数时,头发一直被吹到脸上挡住视线,我有点后悔没有把头发绑起来。不过我还是尽力避免受头发干扰,将观测人员的读数快速记下来的同时计算中丝读数,以便出现较大误差时可以及时进行改正。因为记数的速度比之前快了,所以我在记数的同时,顺便计算尺间隔,竖直角,平距和高差。这样既有助于检合时的简便,同时减少了事后对数据处理的一部分工作。如果读数有较大错误,在所算的数据中也会有一定的体现,可以及时纠正。

因为大家都已经轻车熟路了,所以整个下午的效率算的上比较高的。也没有前几天出现的种种失误。测完a6-2点后,我们见天色也不早了,没有办法多测一个点,索性就收工了。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汇总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