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工作计划汇编10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是时候开始制定工作计划了。写工作计划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作计划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作计划 篇1为贯彻落实区九届六次dangdaihui精神,实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计划,加强对全区文化体育事业期间的具体规划和宏观指导,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我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文化创新和体制改革为推动器,以建设现代化绿色城区为核心,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和全民健身体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明显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体力保证,打造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一流文化建设软环境,推进我区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发展目标
1、今后五年我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法制化规范化公共文化体育事业,保障普通大众和弱势群体享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有效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健身需求,保障社会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型文化体育名城。
2、今后五年我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场地设施目标: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点面结合、普及全区的场地设施体系。区级在机场新区建设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并积极争取市政府将市的文体中心向我区转移,在梭鱼湾建设森林公园。镇街建设两室两场。在公园、广场和楼间空地完善健身路径、健身苑、健身角的建设,在七大城市组团加强城市生态林的建设,在小区加强休闲会馆和休闲广场的建设。
群众活动目标:形成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城乡一体、中外结合、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体系。以山海林等自然资源和绿色屏障、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态林为依托,开展登山、游泳、徒步走、全民健身工程器材锻炼等绿色健身活动,以古迹、民俗村等历史资源和网吧、图书室为基础,开展休闲文化活动。加强场馆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组织机构目标:建立以三级管理为主线、以社团为纽带、以指导站为基础、以社区为重点、以多元服务为特色、以社会自治为方向的网络化组织体系。提高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加强社团和指导站的建设,开展体质测定和活动指导等系列服务,把文艺体育教师纳入社区指导员当中。
今后五年我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阶段目标是:
第一阶段:争取用两年的时间,建成新的文体中心,区级建成集会议、演出、排练、展览、学习、图书、娱乐、健身、训练、比赛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活动中心。筹建营城子汉墓展览馆,年举办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300场次,镇街专职图书管理员达到30%,人均购书经费达到7角,体育人口达到50%以上,建立500个文体指导站。20xx年举办第二届地区文化体育节。
第二阶段:再用两年时间使镇街、村和社区居委会全部达到两场两室标准,镇街专职图书管理员达到70%,人均购书经费达到8角,群众文体活动400场次以上,体育人口达到60%以上,建立800个文化体育指导站。
第三阶段:再用一年时间巩固发展已有文体成果,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丰富绿色城区的文化内涵。建设区少儿图书馆,积极争取市文体中心向我区转移。镇街专职图书管理员达到100%,人均购书经费达到1元,年群众文体活动达500场次,体育人口达70%。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对文化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对文化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保障社会公共文化体育事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确保文化体育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和使用进行系统的管理。规划辖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两个文明考核指标,确保两室两场的建设。加强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兴建文体场馆,保证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建设相应的文体设施,保证学校场馆等公共场地设施业余时间向社会开放,保证依法行政,将文体场馆建设成为健康、科学、文明的阵地。
(2)、整合辖区资源。坚持多元化、社会化发展战略,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建立灵活高效的调控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区域文化体育优势,发挥大中小学文体教育的基础优势,发挥工会、妇联、教育局、共青团等的组织优势,发挥社会对文化体育的投入优势,发挥社团和队伍的主力优势。互相渗透、互为因果,实现全社会文化体育资源共享,配置达到最佳状态。
(3)、建设高素质的文体队伍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进步,建设高素质的文体队伍是文体事业发展的根本。确定以人为本和科学化发展战略,建立学习型文体系统,加大培训力度,造就三支高素质、业务精湛的管理干部队伍、社会服务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提高文化品味,提升工作质量,发展先进文化。
2、坚持用文化创新统领新时期的文化体育工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文化创新在整个文化事业发展中起到一个导向的功能、激励的功能、媒介的功能和催化的功能,是新时期文化体育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的根本。要从文化观念上、从制度和机制上、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以文化创新带动文化体制创新,以文化体制创新促进整个文化事业创新。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转变观念,割断路径依赖。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政府在社会事业领域出现了失灵现象。我们必须转变全能政府的观念,割断对计划体制的路径依赖,站在市场体制下的社会自治和市场调节的角度,深化我们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人事制度、经营机制等一系列的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体事业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文体事业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为社会提供基本文体公共产品和服务、社会提供满足人们多样化文体需求条件的格局。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工作计划 篇2本学期,我将根据幼儿园的工作要求以及孩子的情况,自我加压,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在我们园“爱与自由”教 ……此处隐藏10710个字……
五是推广豆类制品冷链运输及销售。
在柴桥菜市场、星阳菜场、大型超市配备豆制品冷链销售柜台,在豆制品市场流通企业配备冷链车,提升豆制品安全水平。
六是推进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餐饮监管新模式。
依托信息化手段,通过卫生监督执法网格化管理,落实监管责任,提高执法效率。试点工作分为准备、实施和验收三个阶段,自11月开始,到年6月结束。
工作计划 篇10一、注重强化建档立卡、推进精准管理
规范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规范我市在校(园)留守儿童档案建设,20xx年底,全市排查出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10575人,20xx年排查出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198319人,排查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04553人,全部按“一人一卡、一户一策”的要求建档并开展关爱服务工作。
20xx年6月,根据省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一人一卡一策”的留守儿童排查建档工作,并对学校教师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xx年6月全市排查出在校(园)留守儿童260070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1191人,全部按要求建档。
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专项资金。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惠民行动、社会关爱行动、家庭温情行动”,从20xx年起,我市市县两级财政通过压缩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的8%,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专项资金。20xx年5533万元,6045万元,20xx年6146万元,三年共计17724万元。
该资金的安排使用主要是解决我市留守儿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通过发放现金、物资等救助形式,解决贫困留守儿童生活困难问题,如直接发放贫困留守儿童救助金,购置衣服、被子、学习用具发放给留守儿童等;二是通过改善学习环境,解决留守儿童辍学问题,如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购置教学设备、建设“留守儿童之家”等;三是通过改善学生生活条件,解决留守儿童生活问题,如学生宿舍建设、食堂建设等。
二、注重强化控辍保学、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制定并全面落实控辍保学“五项制度”,实行双线目标管理。对控辍保学工作实行层层目标任务分解和落实,明确规定县(区)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村委会(居委会)主任、校长、家长、班主任和教师的控辍保学职责。重点抓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初中二年级以上学困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厌学学生等的管控工作,减少辍学。同时成立重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控辍保学等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半年对各县(区)、各乡(镇)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的情况进行全市通报,对辍学率超标的县(区)、乡(镇)限期整改。通过持续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小学辍学率从20xx年的4.52%下降到的0.29%,初中辍学率从20xx年的8.17%下降到的1.41%。
建立完善校园安全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常态机制。20xx年以来建设学校警务室1072个、治安岗亭985个,配备学校安保人员4582人、法制副校长2655名、法制辅导员7959名,在1030所学校安装视频监控。建立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印《毕节市学生意外伤害案例分析暨预防手册》,认真落实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建立健全学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设施设备等教育教学、生活场地设施设备等安全;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安保人员巡逻巡查,坚决打击涉及校园和学生的违法行为,强化学生安全常识教育和安全演练,加强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的排查收缴力度,禁止学生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校园,创建平安校园。近两年来,校方责任事故起数和人数连续两年实现“双降”目标。
三、注重强化齐抓共管、推动服务关爱工作
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20xx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建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有903所学校新建了学生宿舍,可解决28.6万学生住宿问题。同时加强寄宿学校管理,优先保障在校留守儿童住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优先享受,让他们居住有保障,吃饭有着落。
积极开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建设留守儿童之家20xx个,其中按照省、市“五有五全”标准建设的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553个,为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开通了亲情电话3000多部、视频聊天室726个,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沟通搭建了平台。
强化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市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778名,覆盖中小学527所。20xx年暑假,拟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3000余人,实现每个学校均有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
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安全第一课、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消防和防震减灾演练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用火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疾病预防、防溺水、防毒、防灾害事故等安全常识教育,教育留守儿童不吃腐烂、变质的饭菜和“三无”食品,生病要及时就医,不乘坐无牌、无证或报废的车辆,禁止搭乘超载车船和无家长监护外出游玩,不在野外用火,不玩火,不乱拉电线,用好家电,不参加任何有危险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防范、自我保护。
当前正值暑期,在校就读的留守儿童回到了自己的家,开始了暑期生活,我市还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举行一次“留守儿童暑期家访”活动、开展一次与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的交流沟通活动、举行一次“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主题帮扶活动、举行一次“阅读伴成长.书香满家庭”读书活动、举行一次“学会感恩和平安度假”专题教育活动、举行一次“鸿雁千里传真情”书信活动、举行一次“家务我能行”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一次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开展一次控辍保学宣传活动、开展一次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督查活动等“十个一”活动,让广大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少年一样,过一个幸福、欢乐、安全、和谐的暑假。
四、注重强化政策保障、提升救助救济能力
规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积极推进食堂供餐的“贵州模式”,切实落实大宗食品原材料采购“四统”。制定落实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各项管理制度,按照“6543”目标要求扎实推进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全市按照“贵州模式”供餐,覆盖学生103万余人,实现乡(镇)村学校全覆盖。
认真落实学生资助政策。20xx年以来共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2.7亿元,受助学生达21.5万人。发放中职助学金6349万元,资助学生4.3万人;发放普通高中助学金1.18亿元,资助学生7.9万人。
大力开展生活资助活动。一是全市各级学校发动教职工对生活贫困留守儿童进行生活资助。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以来,全市学校和教师个人累计购买了价值104.6万元的生活物资、83.9万元的学习用具、直接资助接济生活费98.5万元等资助了留守儿童,共资助了6.59万人次。二是学校和教职工联系引领社会各界对生活贫困留守儿童进行生活资助。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以来,共资助了留守儿童2.66万人次,资助了价值167.7万元的生活物资、115.5万元的学习用具、直接资助接济生活费558.5万元。